发布时间:2025-04-09 18:02:11 来源: 作者: 浏览量:
3月28日,营山县青山镇双马村食用菌生产基地,整齐划一的食用菌大棚在山野间格外醒目。大棚内,一排排食用菌包码放整齐,一朵朵平菇从菌包里争先恐后地探出身来,簇拥而生,长势喜人。
“这是第一茬采摘,预计产量有2000多斤,批发价每斤三元左右。”该基地负责人肖建林介绍,该基地建有大棚4个,占地面积3.6亩,目前1个大棚种植平菇,后期将陆续在其他3个大棚分别种植榆黄菇、鲍鱼菇、木耳。4个大棚可以容纳10万袋菌包,预计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。
双马村属于典型的旱山村,境内地多田少,蚕桑、玉米一直是当地的主导产业。而与之俱来的桑树枝条和玉米芯,也一直是“包袱”。2024年,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,村集体经济组织“一班人”通过深入市场调研,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,决定利用桑树枝条和玉米芯培育菌包,发展食用菌种植。当年12月,村上采取“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建成了双马村食用菌生产基地。
随着产业的兴起,为村民就近务工就业创造了条件。“每采摘一斤菇有3角钱的工钱,一天下来可挣80至100元。”村民包海兰说,“以前全靠出门打工挣钱,照顾不了老人和小孩,基地建在家门口后,每天从事浇水、采菇、装袋这些活儿,天天都有收入,感觉挺好。”
“我们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,努力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、村村有增收渠道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全镇各村呈现出了你追我赶、奋勇争先的良好态势。”青山镇党委书记周鹏说。